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十、目标,地中海 (第2/4页)
用差不多一年之久。卡尔森的斯柯达兵工厂为“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研制的380毫米主炮和炮塔早已经完成了测试,在匈牙利的火炮测试场,1号主炮竟然将重达860公斤的炮弹推出了46公里远。当然,装进炮塔里的军舰主炮是不可能达到最大射角的,即便如此,sk-15型380毫米舰炮在最达仰角为27度时的射程依然能达到41公里,完全凌驾于同一时期各国军舰的主炮射程之上。 在加利西亚战役进行期间,涅戈万海军上将曾两次率领战列舰队试图冲破英法舰队对奥特朗托海峡的封锁,但都无功而返,加强了的英法地中海舰队目前拥有12艘无畏舰,强大的实力迫使涅戈万上将只与对手进行了短暂的交火后立刻悻悻而返。 与敌人硬拼是不可能的,当然,李海顿现在也不会干这种拿鸡蛋碰石头的蠢事。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海军都被无奈地压制在各自的军港内无所事事,唯有潜艇部队的表现还让人眼前一亮。 在开战前,虽然有李海顿的强力支持,但是潜艇部队在海军内部还是不受重视,不过由于与日尔曼尼亚造船厂的密切合作,在技术上,一直与德国人水平相当。开战之后,只有27艘潜艇的奥匈帝国海军潜艇部队在短短的数月之内就取得了击沉敌人一艘装甲巡洋舰、两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同时击沉13万吨敌国商船的优良战绩。 与德国海军内部日益高涨的潜艇制胜论不同,李海顿始终不认为它能对海战结果取得决定性的作用。潜艇毕竟只是一种破坏性的武器,不可能代替水面舰船来取得海上优势。而夺取制海权才是海上战争的主要目的。 一支强大的海军必定是一支均衡的海军,海战的结果从来都不是靠一两种尖端技术所能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