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为王_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三十九章 思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三十九章 思想 (第5/5页)

限额的,所以没有冗官之害。

    这自然也是在定制的时候考虑到了前宋的弊端而做出的改革,所以在明朝改制,最少在官员安置这一块,所受到的压力就小的多了……

    天顺二年的八月到十月之间,地方上感受到的震动还有限,南方诸省除了看邸报的人群外,几乎对几千里外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只有特定的人群,比如官员和士绅才会在邸报上看到一些细微的变化,这变化看似不大,但也足以发人深省。

    除了正式的邸报之外,还有锦衣卫已经开始正式对外发行的“卫报”,每份卖一个铜钱,贩夫走卒也买的起,当然,总要识字才行。

    大量的消息自京城中源源不断的流出,不停的冲击着的人固有思维,在南京,在广州、福建、昆明,无数人借由邸报和锦衣卫的报纸来了解京师之中刚刚开始的变革,已经有无数人思索着,借着报道来权衡着京师之中变革的利弊所在,无形之中,一场全民的大思索也是借由京城的变化而悄然展开,无数的官绅士子,在华屋或是陋巷,在学堂或是青楼花街,思考或是辩论者。

    在大明,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前中期的历史上,对人的思想也是钳制的,甚至,做的比清朝还要血腥和野蛮。

    洪武年间,国子监生因为不满祭酒宋讷所为,有监生写状子帖在墙上,历数宋讷的不满,但此事触怒了朱元璋,一声令下,监生们人头落地,并且将头颅挂在旗杆上,以警示其余的监生。

    国家储备人才和官吏的最高学校,用这种蛮横的做法来教育学生,对人的思想之钳制,对学问思想之侮辱,可见一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