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二十二章 改制 (第2/5页)
起来是一县之主,年俸标准是九十石大米,如果是稻子打成精米来实额发放,实际上这个工资是普通人的年收入三倍左右……但实际上朱皇帝连这个标准也没有达到,洪武年间,皇帝乱发宝钞,朱元璋以为写上名字的纸就算钱了,皇权至大,反正以杀人来推行就是,但经济规律不是权力可以左右的,宝钞在洪武年间就连年贬值,到正统年间,一万贯宝钞也就抵一千文铜钱的价值。 到了海瑞当县官的嘉靖年间,宝钞连一千文钱也换不到,但海瑞的记录里,他的工资实领是年俸十二石米,二十七两银子,还再加上三百六十贯宝钞。 可想而知,海瑞领到那擦屁股也嫌硬的宝钞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一家十几口人,十二石米加野菜勉强够吃,二十来两银子要负责全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再加上看病,买书等额外的支出,当然,盐、茶这一类的支出也是必不可免的。 海瑞这个真正只凭工资过日子的主,日子过的有多难,那就可想而知了。老母过生日买两斤rou,成为全国俱知的豪气举动……不得不说,朱元璋定的工资标准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而且,就算这么低的工资标准,历代皇帝还经常搞事,有时候用棉花抵粮食,有时候用香料,苏木,文官们好歹在名义上还能领齐,现在武官和小兵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实额发放俸禄了。 京师武官算是好的,十石的月俸能领到三四石,外省武官,几个月领一两石的都有。 在大明能成为士绅阶层的一份子,本来就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一个举人的出现,往往是一个家族几代努力的结果,结果是当了官还得挨饿,成了精英过的还不如一个马夫……官员们如果不化身为狼,那才是一件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