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四十三章 和买 (第2/5页)
况且,得罪的还是未来的储君。 众所周知,张佳木对太子忠心耿耿,便是太子自己也是没有话说。 冒着生命危险从火场里把人背出来,四周烈火熊熊,这种奋勇法,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出来的。 就是如此,就算张佳木对太子有所不恭,众人也是想果真是太子做错了,而不是张佳木骄纵犯上。所以,这种顶撞太子的事,倒也确实是张佳木来做最为合适了。 所谓的和买,原是公平买卖,但到了元明清之时已经是变相的摊派和加派赋税。甚至成祖年间,皇帝自己亲口说,那街上的买卖人赚了银子,不想报效国家,便是要他一点货物,又待如何? 皇帝都是这种认识,下面的人更是变本加厉了。 有明一代,苦害商人最多的倒不是那形同虚设的商税,明朝就没有收得起商税来。明明是海外贸易繁盛,全世界最少三分之一的银子流入中国,江南一带的大商人富可敌国,官员士绅都肥的流油,国家朝廷却是穷的要饭,这样的奇葩情形也就是在明末那个特殊的时期才会出现了。 在明初,商税也是瞎糊弄,皇帝的用度更多的是各地的实物贡赋。比如宫中用的米,各种各样有十数种之多。 光禄寺自己就有大量的牧畜,用来支应宫中的用度。 柴炭什么的,也是在京畿各地规定地方入贡,有专门给宫廷烧炭的地方,年年入贡,一次数万斤不等,宫中一年用炭少说就得几百万斤,折成银子,一样不少了。 贡缎布匹什么的,样样也都有,在江南还有宦官管理的织造衙门,专门给宫内织造绸缎等日用品。 但偶有一些不足,皇帝就会叫宦官到京城各类铺子里去和买。说是和买,但就是如成祖皇帝所说,生意人也是仰沐圣化,做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