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 谁为主使 (第4/4页)
曹植既没那个心,也没那个动机,在这个时候,选择对黄顺下杀手。 曹彰和曹丕两人,是重点怀疑对象。曹丕,虽然在邺城,与黄顺关系紧密,称兄道弟,但黄顺心里清楚,那是曹丕需要与自己搞好关系,以支持他竞争世子。 若有必要,牺牲掉自己,来换取他的世子位置,黄顺相信,曹丕会毫不犹豫,立刻实施。 曹cao出兵潼关以来,一直留在关中。曹彰就在曹cao身边,多得是表现机会。而曹植,也得到曹cao的密令,又有黄顺的配合,虽然不知具体内容,但曹植藉此露一把脸的可能性不小。相比之下,曹丕留守邺城,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对世子之位志在必得的曹丕,肯定会想方设法做出一番大动作,建立大功劳,彻底巩固自己的优势。 曹丕身边不乏智谋之士,派遣数名刺客,刺杀黄顺,付出轻微代价,便能成功搅乱荆州和江东的算计,一定有人向曹丕献策献计。曹丕动心并付诸实施,可能性很大。 而且,曹丕了解黄顺对自己身边防护的重视,一定会手把手安排刺杀方案。萧凝的存在,怕也瞒不过曹丕。 曹丕要安排刺杀,至少要瞒住曹植。暗影卫的力量,归曹植分管,曹丕无权调动。如此一来,曹丕只能另行安排人手。这样,执行刺杀的人,虽然武功极高,但于刺杀并不怎么擅长,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若此次刺杀的背后,真是曹丕主使,一切都看上去那么的顺理成章。 (本章完)伏波飘萍的颠覆三国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