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国记_第344章 秣陵的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秣陵的故事 (第4/5页)

去的,除非自己能够给出让黄顺心动的条件,否则,自己要回秣陵城,不可能。

    最关键的是,黄顺并没有什么求着孙权的地方。这让双方的谈判地位,严重不平等。孙权完全没有把握,能够说服黄顺,让出秣陵城。

    另一方势力,便是刘备。六姓支持刘备,六姓优秀子弟,大都在刘备帐下效力,诸葛亮、庞统,便是他们的代表。六姓老一辈退隐山林,不问俗务,刘备作为六姓的主公,完全可以代表六姓决定秣陵的去留。zWWx.org

    而且,刘备需要孙权的配合,联合抗曹。双方在江陵城,也有复杂的关系。孙权与刘备谈,随手就可以拿出一两样东西来,打动刘备,让刘备放口。

    而且,在刘备看来,秣陵城就不是他的东西,拿别人的东西,换取自己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所以,孙权当然选择与刘备谈秣陵城的问题。刘备当时,正与孙权交涉江陵城的问题,言辞激烈,态度坚决。

    见孙权主动找自己谈秣陵城的归属,当然笑纳,当即提出,以半个江陵城换整个秣陵城。算起来,还是自己这边吃亏。不过,刘备认了。

    见刘备如此慷他人之慨,孙权义正辞严的表示:两者两码事。自己可以资助刘备一大批粮草农具,帮助刘备开垦江南四郡,以此换取刘备的点头。至于江陵城,想不都要想,江东不可能放手。

    反正不是自己的,刘备没坚持几轮,便做了妥协。毕竟,江南四郡已经在自己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