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从战国开始_第三百六十四章我是个仁义之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四章我是个仁义之人 (第3/6页)



    “这里其实不适合埋伏,斥候一转就能看到,但敌方那边一般斥候是不敢去的,所以尚国主角利用了地势和时间差。”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妈的,尚国主将是高手,不简单,看样子,廖国这次是要败啊。”

    “什么意思?”

    杨乾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道“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追求的是有利于己方的势,而不是去严苛要求自己的士兵,因此,他们会选择合适的人才去利用已形成的势。”

    “这个势,可以理解成趋势,大势或者地势,此人是高手,不是那种泛泛之辈。”

    “无论是人口还是兵员以及土地,廖国遥遥领先,甚至比我夏国还多,没理由打败仗。”克里斯娜颇为头疼,在她们西方,打仗一般人数多的会赢。

    西方虽然有以少胜多的战役,但差距其实并不大。

    比如克雷西战役,英军9000 打赢法军30000 。

    比如阿金库尔战役,也无非是一比三而已。

    伊苏斯之战马其顿4万人左右干掉了波斯十三万左右的军队。

    但在中原呢?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哪个不是以少胜多?

    而且士兵差距非常巨大,这就是会打仗和不会打仗的区别,甚至到了汉代之后,大家就行程了一种固定思维。

    打仗这玩意,你要是人多打赢人少,那是应该的,人少打赢人多,那才牛逼。

    “克里斯娜,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西方的战争除了一些经典的战役之外,一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