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4 (第2/4页)
“你今天去买房子,你就看那房子卖的多不多?它要是呼啦一下子卖出去好多呢,证明有钱人都看中它,都觉得它好,那你买这里铁定亏不了。但是要是没几个人买,那你买这里就得撞运气了。” 一边说着,他一边又叹气:“唉,这眼见着房子涨价涨的也太厉害了,你说我这开出租车一个月才挣多少钱呀?买那房子,随便哪里都够呛。” 说起这个,过来人丁薇格外有同感——上辈子想买个四环边的老破小,都得求爷爷告奶奶,完了还没成,这可真是她一辈子的遗憾。 这会儿也说道: “这不是咱国人的特性嘛,不管走到哪,对土地都有执念。农村的有地,咱城市里没地,不得可劲买房子吗?” “再说了,您觉得现在这房价夸张,那原先宋朝的时候,那会儿京都是汴梁。汴梁的房价有多高呢?” “一开始是一栋民宅平均下来173贯钱,换算成银子好像不值钱是不是?但是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说,相当于咱们现如今的人民币3—400万了。” “您听听,跟咱们现在相比,夸张不夸张?” 她这是之前查古诗词资料的时候顺带看的,如今现学现卖,不仅司机,就连陈思雨也瞪大了眼睛—— “乖乖!400万的房子?还是在宋朝?!” “对。” 丁薇点头:“而且还是民宅平均下来的价格,你觉得这个价格很夸张吗?我再来给你讲讲,到后期,汴梁住不下那么多人了,人口密集,再加上通货膨胀。一套房子已经又翻了十倍,均价接近1500贯。” “再重新换算一下购买力,可不得现如今的人民币大约三四千万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