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第3/4页)
爷爷说过的话,姜舒月本来都忘了,还是听四爷说起这种现象,才被她联想起来。 也是四爷明察秋毫,发现差异之后让农事司测算过,同样的条件下,北边比南边多收近两成粮食。 比如南边一亩地收小麦五十斤,北边则可以收六十斤。 别小看这十斤的差异,这是普遍存在的。 一亩地多产出十斤粮食,十亩就是一百斤,百亩就是一千斤……要知道京城周边的农田都是以万顷为单位计算的。 “我带人调查过,查不出原因。”四爷又一次打破砂锅问到底,实在找不出缘由,这才问到姜舒月面前。 姜舒月:我大约知道原因,但我不敢说。 也是没凭据。 所以这回自种耐旱小麦,姜舒月把地点定在了京城东边。刚好她的嫁妆里有一个位于通州的田庄,离京城不远,各方面都合适。 她打算亲自参与小麦播种,及其生长的全过程。如果今年京城东边的粮食产量,比西边和南边多,就算是找到一定依据了。 以后的路该怎样走,心中才能有数。 第84章 如愿 九月发生的第二件大事,是合作经营的第一批高产玉米上市了。 因为产量高,集中上市,售价并不是很高,成功打掉了因旱灾和大粮商囤积居奇而高不可攀的粮价。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朝廷赈灾的压力,让京城百姓在高价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