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分卷阅读20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07 (第4/4页)

。”小郭献宝似的拿给司南。

    于三娘不甘落后,干脆端出一个锅,“这是白rou酸菜火锅,从北边传过来的,有酸白菜打底,即使只涮猪rou也不会觉得腻,冬天吃正合适!”

    司南赞赏地点点头,“小郭的法子是增加新菜品,三娘推出了新锅底,都不错。”

    不仅不错,还让他十分惊喜。

    尤其是小郭做的那份“蛇脑花”,不就是魔芋粉凝成的吗?

    如果能拉成丝,就是魔芋丝!

    魔芋从先秦就有记载,只是不叫魔芋,有南星头、山豆腐等多个名字。生吃有毒,充分加热后就是美味。

    “延伸一下,还能做米线、米粉、面皮、米皮,再加上面筋、冻豆腐,拌着火锅蘸料,怎么吃怎么香。”

    “三娘这个也很好,可以借此推出一道‘全猪锅’,不仅能涮白rou,还能涮猪肚、猪肠、猪耳丝;不喜欢内脏也没关系,还有五花rou、猪头rou、柴骨rou……”

    “冬日里大猪出栏,猪rou价贱,把价钱订得低一些,普通人家也能点上满满一桌子,也算薄利多销。”

    于三娘和小郭眨着星星眼,一边听一边努力记笔记,对司南无比崇拜。

    他们只是拿出了一两样菜,东家却直接拉了个菜单!

    就这样,司氏火锅店敲锣打鼓,搞了个“冬日特供菜单”。

    首先是淀粉类:魔芋丝、米线、凉皮、面筋。

    其次是腌菜类:酸笋、酱萝卜、雪里红、萝卜缨,再加上永不褪色的经典——腌酸菜。

    还有干菜类:萝卜干、芋头干、干白菜、干豆角……放到火锅里,吸饱了汤汁,味道比鲜菜半点不差。

    豆制品必须有姓名: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