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8章 发钞权和大分封 下 (第2/5页)
的反抗,到时候少不了残酷镇压。 可是他们镇压的对象,又是天津商人的主顾——天津生产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卖给宋朝地主的。 顾客是上帝啊!把顾客都杀了,天津商人们怎么能答应? 至于要用武力解放中原的大市场和劳动力云云的,工业革命以后也许会有这样的动力。毕竟生产力随着机器工业的产生而十倍、百倍的提升。交通运输也随着铁路时代的到来而飞速发展。中原内陆,甚至西北、西南也就有了大发展的可能。 可现在天津工商业的生产力有限,根本消化不了太多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 而中原内陆的交通不便,土地又耗尽了地力,吃饭的人口又多,全靠精耕细作才能勉强维持着不发生饥荒。如果有太多的人口转入工商业,不仅原材料的运输成问题,连工商业人口的吃饭都成问题——中原王朝重农抑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所以天津的资本家们能吃到中原地主阶级的市场就挺满意了,根本不会去想贫下中农的购买力。因此对占领中原的需求也就非常寥寥了。 就算周国的军事公民也需要宋朝的市场。因为他们不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主,而是为了市场进行生产的农场主。骑士庄园和府兵田庄的产品大多也是用来换钱的,燕地的棉花,辽东的粮食,也需要大宋市场消化。 米友仁接着说:“而且周国不仅有陆师,还有水军。大周水军之强,足以纵横四海。海外的辽阔、富庶之地不知凡几。多半既富且弱,易于征服。大周何苦放着海外富庶之土不占,而在中原挑起战火,使得生民流离,百业荒废? 所以扩土于外,始终是周国工商军士的不二之选。不过周国的人口终是有限,想要开拓海外封国就需要在大宋招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