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1章 现在开始搞复古 (第2/5页)
一样了……我朝人多地上,一万万人共六亿亩田,人均不过六亩。而且颇多贫瘠苦寒或交通不便之地,种地不是为了经营,而是为了养育生民。 而东南工商大兴之后,内陆三百数十州便饱受其害。除耕田以外诸业,皆为东南及天津所侵,小农日困而夏税又无从征收。土地则进一步向富商豪门集中。此等工商之兴,虽有一利,但为害过百。实在得不偿失! 如果陛下欲以东南为本,自当重商贱农。若欲以关陇为本,又何须考虑工商之利?” 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现在大周共和国和大宋东南工商业已经发展到了工场手工业的阶段。虽然还没有达到机器工业的水平,但是对大宋内地的小农经济,还是形成了持续而且猛烈的冲击。 所以在何栗看来,赵桓必须要有所选择!要么重商,要么重农。前者就迁去东南,徐州和海州都不行,应该以江宁府,依靠工商业的财富在两淮堆石头(筑垒),同时建立起可以和周国对抗的海军和强大的长江水师。 走这条路线当然就只能立足于偏安一隅了……不过考虑到周国海军目前拥有的优势,大宋恐怕连偏安很可能都是奢求。 而后者就得去关中或襄阳建都。这两块地盘都不是发展工商业的理想基地,因此就只能采取抑制工商,依靠土地的发展路线。 可问题是关中和襄阳都存在不少垄断土地的大地主,特别是关中的大地主还和西军关系匪浅。 如果朝廷也动他们的土地,那他们就有可能把朝廷卖给东贼! 所以朝廷只能采取赎买的政策,用金钱换取土地。 而换取土地的金钱,也只能取自东南,取自徐州大宋银行的金库了! “取走徐州银行金库的钱,东南诸州不会有变故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