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_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 (第2/5页)

温(夏季太凉了也不行),使得辽东黑土地的亩产远远超过燕地的普通旱田。可以普遍达到四五百斤的高产!单是这三千万亩,如果充分利用,一年就是上亿石的粮食。哪怕用草田轮作的方法,一年也能收获五六千万石。足够解决整个共和国的吃饭问题了……

    而且这些黑土地还可以满足十五万共和国新公民户对于土地的要求!

    如果再算上辽东半岛和辽西地区的土地,五千万亩以上的耕地,都是可以凑出来的。安置二十万户公民(包括部分骑士户)也绰绰有余。

    每年打出的粮食,也稳稳能突破七千万石!

    另外,因为有海路和辽河的转运便利,产于辽东的粮食,从辽东征召的公民兵,也可以很容易运到河北、京东,甚至两淮江南等地。

    这样辽东就可以成为整个共和国的支柱了!

    这样的地盘,已经决心立国的武好古,是没有任何理由交给高永昌统治的。

    乾州城内,共和军的帅府(就是他和萧瑟瑟幽会的离宫)大堂上面,武好古只是静静听着高清明述说着渤海人的建国理想和决心。

    当他听到高永昌准备给未来的渤海国家准备的国号“大元”时,倒是讶异了一声。

    “什么?大元国?”

    “没错,此国号出自《易经》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乾元就是天道之始,也就是所谓的天理。因而以‘元’为国号,正合天理之说。我渤海大元国,也将依天理,合三教,以仁义待四方。”

    说得倒是一套一套的!

    武好古心想:渤海人从《易经》中找了个国号,可是他们信奉的却依旧是把大辽国坑个半死的佛教。

    “不知你们的大元国将以何人为尊?”武好古问,“国主姓高还是姓大?是称王还是称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