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_第1364章 大宋式的胜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4章 大宋式的胜利 (第3/5页)

突然投掷木柄手炮的战术,武二爷过去连听都没听说过!

    “擂鼓!”武松吼了一声。

    擂鼓是为了给刀盾手发信号!

    武松并没有把长枪兵带上小岭鞍,就带着两队弓手,两队弩手,四队刀盾手,还有两队辅兵,一队工兵。拢共十一个队,一千六百多人。

    本想在小岭鞍修筑一点工事,抵挡周军十天八天的。没想到一上来就遭遇了苦战!

    苦战刚刚开始!

    武松的刀盾手遇上的是周军的斧枪兵!

    所谓的斧枪,就是短枪和战斧的结合。这种武器早就存在了,在二十多年前“教化团西征”的时候,武好古就想把斧枪装备部队。

    但是这种武器使用起来不大容易,对于才放下锄头没多久的第一代府兵而言,是有些困难了。

    但是现在已经是共和九年,第二代军事公民已经走上战场了。他们是从小就被当成战士培养的,其中不乏武艺出众的好手,所以就很容易训练出合格的斧枪兵了。

    而他们遇上的昭义军刀盾手则是从昭义镇地盘上的农夫中招募的,大部分都是身强力壮的佃户。

    昭义军这十几年来虽然也努力在学习周国,但是始终没有办法脱离团练军的框架——团练军的基础是“贤士大夫”,也就是大地主。基本上就是大地主家族中的武人为将,佃户中的壮士为兵,所拼凑出来的武装。而为兵的壮士赚得是军饷,也不会变成军事公民。基本上就是当兵赚钱,然后去买田娶妻生子。

    也就是说,他们依旧是兵募,只不过不是由朝廷直接雇佣,而是通过“贤士大夫”雇佣。

    这些“贤士大夫”也就成了掉进钱眼里面的军事承包商了!

    而武松不用说,就是一个总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