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1章 大宋自有国情 (第2/5页)
,官场阅历倒是累积了不少。看问题自然比较透彻,而且又有了周国这个参照物。当然可以看出大宋国富兵弱的原因了。 但是看出了原因,不等于能改变什么! 因为改变,特别是翻天覆地一般的改变,通常意味着巨大的震荡。 “何为财能尽其用,士能尽其力?”赵佶问。 “如周国。”武好文回答,“周国以土养士,以商富国,以养士强兵,以强兵护卫工商,使工商、强兵与国家一体。此乃周之根本!而我大宋,自有国情不同,不可行暴周之法,否则必然天下大乱……” “不能行暴周之法吗?”赵佶皱眉道,“可是现在有不少士子都羡慕周国的富强,认为周国的富国强兵之法是可行的。武卿,你怎么看?” 周国当然是让人羡慕的国家。国盛、民富、兵强!传统的儒生士大夫虽然看不上,但是一部分受了新学影响到士子,却想以周为师。 哪怕在正经科举出身的低级文官中,想以周为师,变法强国的人都不少。 “变祖宗之法当慎之又慎!”武好文说,“周国乃草创初兴之国,又取地燕辽,而非在中原建立基业。犹如白纸一张,可尽情发挥。而我大宋,一百数十年家国,又上乘五季隋唐,种种制度,绝非一日而成,乃是数百年积淀而来。不可暴易,否则国将不国!” “何法不可暴易?”赵佶又问。 “诸般法度之中,以土地之法为根本,最不可易!”武好文说,“周之暴,在于以土地养武士。周举国之地,凡九千万亩之数,其中八千余万亩,皆养骑士、府兵。有骑士庄园、府兵田庄二十多万处。都是官授职田,不可分割。 一国之财,终是土地为本。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