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1章 大邦不可共和? (第4/5页)
怎么会分崩离析,现在只剩下一点余烬。而且也不再实行共和,而是以世袭的专权大将军进行统治,和帝制王政并无分别了。” “那共和政体到底哪里不好?”赵佶感兴趣的问。 “共和政体只能治小邦,不能治大国。”海亚姆道,“罗马之所以会实行共和,乃是因为此国虽大,但起家时不过是一个城邦。 罗马初兴的时候,他们不过国族数万户,都是罗马之民。自然可以公推议员,组成议会,以议会治国。此时,凡罗马国族,皆以国为家,上下一心,共同进退。因而才可以蓬勃而兴,三破迦太基,四战马其顿,一百多年间就雄起为疆域万里的大国。 但是国家一大,管理起来就复杂了。不再是罗马一城之民可以决定的。而且罗马国族在扩张勃兴的过程中,高低贫富也分出来了。有些抓住时机富甲一方,有些攫取权势成为豪门望族,也有不少家族虽忠烈满门而不得富贵。因此人心渐渐厌战,国族不再愿意为国征伐。所以国家就不得不依靠外邦佣兵,军阀横行,藩镇割据,最后衰弱崩溃,也就理所当然了。” “那么……依先生之间,”赵佶摸着自己漆黑滋润的胡须,“以大宋地方数万里,人口近万万的大国,有可能遂行共和,搞天下为公吗?” “不可能,绝不可能。”海亚姆摇摇头,“共和的基础乃是国族,不仅要让国族议政、国族护国,而且还要让国族分润国家之利。如果国族太多,不仅人多嘴杂,难以参与议政,而且也没那么多的利可分啊。如果国族太少,又不足以临万众,御强敌。” 赵佶听得不是很明白,于是追问道:“人多嘴杂,难以议政也就罢了。可利用瓜分和人多人少有什么关系?人多可以多占点地盘来分嘛!把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