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8章 国将不国? (第4/5页)
和逃漏税,也不能因此将私田充公——契约丧失应该补办,逃漏税应该补缴,没收私田则是在抢夺大宋子民的财产! 至于进一步实行限田,则是更加公然的抢劫,一定会造成天下大乱,是要将大宋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去。 在反对均田、限田的基础上,康梁还提出了“以田征兵”的主张,认为拥有土地者不仅有纳税之责,还有卫土保国之义——天下间的财富以土地为主,拥有土地越多,也就得益于大宋的统治越多,当然就有更多的义务去保卫大宋了。 所以大地主也就有义务为朝廷提供兵力了……也不是要地主本人去当兵,而是要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土地多少提供乡兵。如果提供的乡兵达到一定数目,地主家就可以指派军官。 当然了,朝廷也不能白叫大地主们出力,应该要给予一定的补偿。或是赐予官职,或是减免税赋。 同时还应该取消貌似公平,但是专取无用之士的科举制度。而以培养人才的学堂和军功、事功取士以代之。 这样就能鼓励大家去从军立功,或者学习有用的学问了…… 就在陈东引经据典,奋笔疾书,准备用一篇雄文将康梁驳倒的时候。内厅的房门忽被人推开,走进来的正是何栗。 “文缜,你来了?”陈东放下毛笔,抬头看着眉头微皱的何栗,“怎地?出了什么事儿?” “少阳,金国向咱们称臣了!” “什么?”陈东一怔,“听谁说的?” “今天在城南查田的时候遇到耿希道了。” 耿希道名南仲,开封人,元丰五年的进士,从政和二年开始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这个职位实际的工作就是教导太子赵桓读书。 顺便提一下,在赵佶返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