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_第1216章 被逼无奈宋道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6章 被逼无奈宋道宗 (第3/5页)

 另外,六所“大学”的毕业生中的一部分,还直接加入了新军、枢密院、军器监、海路市舶制置司等和军事相关的衙署。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军的管理水平。

    当然了,不利于新军发展的因素也是存在的。

    一是科举文臣始终占据主流,武人无论新旧,都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之中。

    而且由于新军和武学学宫同武好古始终存在传承关系,所以朝廷对军校和新军也存有戒心。早就腐朽得不能战斗的开封禁军始终没有被解散的原因就在于此。

    二是宋朝的府兵制改革终于失败了。不花钱又没有土地的府兵,终究是维持不下去的。

    到了政和三年,除了陕西新军、灵州新军和朔方新军(他们是有土地的)的兵源尚有一点保证,其余各部新军,都出现了士卒大量逃亡的现象。

    就算是陕西新军和朔方新军,也出现了无田的辅兵大量逃亡,有田的正兵也因为服役时间过长而难以维持,大量面临破产。

    而发给军饷的开封新军,同样因为开封府物价腾贵和辅兵无饷、无田等原因出现了动摇。军心不稳,士卒逃亡甚多。

    在这种情况下,在政和三年初,两府集议,提出了废府兵(保留陕西、灵州、朔方的授田府兵),改募兵的建议。

    虽然反复折腾的兵制改革对提升宋军的战斗力非常不利,但是新军的军官团却是实实在在建立起来了。

    几千名武学学宫、各家大学,以及早先的房奴兵出身的军官(包括官员和杂品武臣),构成了大宋新军的骨干。

    而这伙人中的大部分,都只是没有官身的杂品武臣(北宋带兵的武臣地位比较低,很多都是没品的),水平不低,薪俸不高,也没有资格借无息贷款买房。特别是困在开封府枢密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