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4章 还是共和好啊! (第4/5页)
二是宋朝人认为这个符号的读音和意义都是武则天所制,根据宋朝时编纂的《翻译名义集》中说:“主上(指武则天)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 所以这面万符旗是可以代表武家的旗帜! 至于“天下为公”旗,则可以看成是幽州共和府的旗帜,代表的共和精神。 武好古可不是为一家一姓打天下,而是为了天下人而战,非常高大上的! 因为没有得到新的军旗,所以暂时还打着玉田韩的黑旗行军的韩企先,已经被武好古的崇高理想所感化,成为了共和制度的拥护者!不仅献出了军都城,还为自愿为共和之前驱,带着3000易州韩(韩企先接受了易州都管的封号)的儿郎,唱着《天下为公》歌,向可汗州城而来了。 唔,他可不是迫于无奈才投奔共和的,而是在深入了解到共和制的好处后,才真心投奔的。 现在武好古实行的可不是普惠制的民主共和,而是只有少数精英可以参与的精英共和。韩家投奔之后,虽然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成为凌驾于燕地诸家之上的豪门,但是却可以实实在在的掌握一州,同时还能通过元老院参与“中央”的决策。 这样的地位虽然不能和过去在辽国这边的“第三家”相比,但是在“第三家”体系中当家作主的文忠府人,不是玉田韩。而韩企先没有耶律赐姓,也不是文忠府出身,在韩家不过是二等三等的存在。 而献了军都城,领了易州都管后,他就是未来易州韩的创始之祖!而且还有共和制可以保障易州韩的利益,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归顺? 就算他对大辽国还有一点忠心,在得知了昨天可汗州城外一战的结果后,忠心什么的,也都没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