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3章 打不死的工业化小强 (第6/7页)
军并没有据守险要,而是在大平原上和宋军来了一场堂堂之阵。 武元镇希望可以借助猛烈的炮击,打败不可一世的西宋常胜将军赵良将。 所以在交战开始的时候,周军的一百多门大炮就集中猛烈开火。对宋军战线的中央猛轰了足足一个时辰,打掉了上万发炮弹。将西宋陆军第三师的阵地和两宋联军的5个炮兵营的阵地,全都打成了一片火海。 在炮兵火力方面,西宋军队是根本不能和大周共和国相比的。 在长达一个时辰的炮战结束后,武元镇果断投入了两个步兵师,发起了轮番冲击。赵良将也投入了两个师步兵师的兵力迎战。 双方的30多个营的步兵,全都摆出了排队枪毙的队形,在宽阔的战场上互相射击。期间还有大量的散兵使用线膛枪进行精准的狙击。 当然了,这么多步兵也不是一股脑冲上去开火的。而是和炮兵配合着依次攻击,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大炮打完步兵上,步兵冲完大炮轰。 完全没有什么奇谋诡计的硬扛式作战,一打就是一个白天。 周军方面的优势在炮兵,打得准,打得狠,最主要炮还多——上回从姜山战场撤退的时候已经扔了不少大炮(都钉死火门了),结果回到襄城后就补齐了。 大炮这种东西,对西宋军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产。而对工业化的大周共和国来说,不过是消耗品而已。 而西宋方面,在靠排队枪毙和白兵突击打仗的步兵方面,是有明显优势的。 西宋没有义务兵役制,都是军户、枪大夫当兵,自然是走精兵路线的。 所以他们的步兵可以承受比较大的伤亡,顶着周军的排枪冲到距离周军战线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