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父子关系 (第4/5页)
然,这同样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他毕竟是太子,未来的皇帝,刘皇帝需要的也绝不是一个只会做事的储君。 事情做得再好,那也是臣,如果形成习惯,把为臣的思想,代入到为君上,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皇帝不能从思想上就出问题。 因此,针对一些国事,刘皇帝又不断询问刘旸的看法,要他在决策层面,形成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但是,矛盾也恰恰出在这里,一些想法不合刘皇帝心意倒是其次,关键在刘旸每每提议,大多数是为刘皇帝所拒绝,连遭打击,也难免让刘旸产生一些挫败感。 一方面让刘旸大胆提议,大但决策,一方面有没有实际的决策权,刘旸的心里岂能坦荡。在没有继位之前,刘旸仍旧是臣子,让他完全站在帝王的身份与角度去看待问题,又着实为难他了,甚至,一个不好,表现得他张扬,说不准就惹得刘皇帝猜忌了。 … 事实上,坚持到如今,刘旸这个太子,实在是相当不容易了。若非刘旸性子中的坚忍,以及符皇后不时的安慰,他早就扛不住了。 就拿此次李继迁之叛来说,他的建议,又为刘皇帝有选择地接受,但大部分是拒绝了,刘皇帝那强势的性格以及鲜明的行事风格,也注定的结果。 同时,一方面让刘旸去处理,付以全权,但也在刘皇帝那番指导意见划定的范畴下,不论他之后如何决策执行,还是得按照刘皇帝思路来,并没有太多自由挥墨的空间。 这一点,刘旸实则看得很清楚,然也正因看得清楚,方才觉得无力,觉得苦涩。无奈之外,也确实没有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