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 (第3/4页)
碰撞声,清晰地响在寂静的堂间,听到动静,杨业抬起头,严肃的面庞顿时缓和下来,露出笑容:“仲宝归来了!” 来人名叫王审琦,如今官居夏州将军,这也是根据各地情况,设立的军职,属于地方上的重职。在榆林道,夏州将军除了负责夏绥地区的驻军之外,最主要的职责,就是镇抚党项诸部。 王审琦也是一员名将了,从军二十余载,大部分时间都是镇戍边疆,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战绩,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就是说的他。 当年北伐,也曾率领飞狐军参战,在赵匡胤麾下,攻略蔚州,立有军功。战后,调任禁军,任侍卫司奉国军都指挥使。 开宝授爵时,赐内黄侯,定南军收服之后,又被调至榆林道,配合杨业,掌管军事。就像刘皇帝在河西放了王彦升、郭进这两名宿将一样,榆林道这边,有杨业与王审琦,其用意如何,针对哪里,也算清晰了。 杨业与王审琦之间,有过同戍雁门的经历,配合起来,更是默契。而两者之间的关系,最早还要追溯到杨业镇守潼关时,一定程度上,杨业可以算是王审琦军旅生涯中的贵人。 “杨公还在处置军务?”王审琦看着以一个端正坐姿,靠在案后的杨业,轻笑道。他可知道,自己这个老战友,在这些事务的处置上,有多受累。 闻言,杨业放下笔,甩了甩发酸的手,合上公文,说道:“再是繁琐,总要处置。快入冬了,天气日渐寒冷,将士们冬服还未分发到位。这不,顺化堡都把请示打到我这里了,五百戍卒,被服、柴炭、粮米、军械,都需要补足!” 顺化堡,在黄河北流的拐角处,是当年北伐期间,史弘肇领军北扩,还师之时,留兵建堡戍守,一直保留至此,编制还提升到五百卒。到如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