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2章 新形势,新阶段 (第2/5页)
然还是先对刘旸进行安排,刘皇帝直接道:“你即可回辽东,全面筹备撤军事宜,做好准备,协调到位!挑拣三万精锐,先行撤还燕山休整!” “是!”刘旸当然明白刘皇帝的打算,这也是为应对南下袭边的辽军抽调兵力,哪怕不一定能赶上救急,但增强手中机动实力,做更充足的准备,也是应该的。 “臣若致力于撤军,对辽东民政及赈济事务,只怕力不从心了,希望朝廷能遣一重臣,前往统筹辽东政务,主持后续安抚事宜!”刘旸主动建议道。 这一点,刘皇帝也清楚,刘旸能够做到如今的地步,已经很难得了,再给他加担子,就要超负了。他身边虽然有一些僚属才俊,但能统筹事务的,还没有,毕竟缺乏经验。 “你可有属意人选?”刘皇帝问。 刘旸想了想,道:“辽东当下,唯有行营转运使韩徽,能望足够,然其主持着军前转运事务,似乎不便轻易调离!” “韩徽不行!”果然,刘皇帝直接拒绝:“找一个辽东主官容易,要找一个替换韩徽并保证军前物资调配稳定运行的人,难!” 考虑了下,刘皇帝直接道:“你把宋雄带去吧,辽东民政可以交给他!” “是!” 宋雄是与宰相宋琪并称“二宋”的名臣,都是原燕军系统里的核心成员,东平王赵匡赞得力干臣。 朝廷收治幽燕之后,虽然对原来燕军文武进行了大量的拆分,但基本都有妥善安置,像二宋这样的人才,更是得到了重用。 宋琪经山阳任上的政绩,扶摇直上,得入中枢,登堂拜相,这几乎打破了刘皇帝对根深蒂固的“燕系”的偏见与猜忌。 宋雄的仕途虽然不如宋琪那般坦荡广阔,但也一直是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