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崇政殿内 (第2/4页)
之灾。不过也没办法,谁叫此时此刻,殿中只有他一人曾为王侁站过台。 当然,以赵匡义的城府,自然不会把那些多余且无谓的情绪表露出来,相反,迎着刘皇帝那恐怖的目光,只能诚惶诚恐地请罪:“是臣耽于人情,识人不明,榆林有失,臣乞降罪!” 赵匡义这样“诚恳”的态度,就是刘皇帝,也不好再多苛责了。刘皇帝自个儿心里也清楚,这事要攀到赵匡义身上,也有些勉强,之所以说出那番话,除了表示对榆林以及王侁的不满之外,也是为了敲打一下赵匡义。 自从卢多逊案后,赵匡义明显低调了不少,就好像把自己给伪装防御起来了,一度让刘皇帝有种无从下口的感觉。 这一年来,论勤政忧劳,朝中几乎没有人能与之相比,踏实的表现,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而在朝臣的眼中,赵匡义多智、能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完全一副忠臣良相的形象。 过去,朝中最勤政的,毫无疑问是太子与赵普,但与如今的赵匡义相比,就发现,还有更狠的。 不同于常人,具备先见之明的刘皇帝,自然免不了以特殊眼光看待赵匡义,即便远不至像对赵匡胤那般忌惮,也总是多些关注。 而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任用,刘皇帝也确认了,赵匡义确实是个理政能才,朝廷事务,不论有多繁杂,都能被他一件件给啃下来,就没有他理不顺的事,在治政方面,也从来是得心应手。 这一年多,在赵普有意隐退放权的情况下,朝廷中很多事务,都已经落到宋琪、赵匡义这二相手中,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