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_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 (第2/4页)

晚成的官员了,到任不足半年,就经受了一次考验,乾祐十五年那场关中大旱,邠州也受到了波及,田亩荒旱,粮食减产,饥民滋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祐身体力行,积极赈济,率领官民,抗旱抗灾,最终实现的效果是,熬过岁末,邠州治下,无一丁一口因冻饿而死。

    不管其他州县的情况如何,至少邠州这边,情况是属实的。此前,刘皇帝曾问过吕胤,灾害背景下关中可有冻饿而死者,事实情况是,有!甚至于,哪怕没有灾害,西北州县,也不乏冻饿的情况。

    王祐出名的第二件事,就是在征发劳役的事务上,发现了弊病。治下的定安县令,在此事上欺上瞒下,一方面让辖下百姓以钱粮布帛冲抵劳役,一方面又巧设修路、疏渠、缮城的名目支用公库钱粮,当然,这双份的钱粮布帛都落入县令囊中......

    对于此等弊案,王祐自不能容之,察觉之后,即将定安令羁押起来,然后搜集证据,基本没费什么力气,事实清晰,人证物证全有,送交按察法办。

    作为知州的朝官,王祐是有资格直接向刘皇帝上奏的,于是就此事的情况,向东京递了一份奏表,谈及他对此事的看法。

    然后,得悉此事的刘皇帝大怒,可以想见,定安县之事,绝非个例,全国县邑上千,什么幺蛾子都可能出。

    于是诏令中央及地方诸司,就此类情况进行一次清查,结果显而易见,像定安令这样的“聪明人”,还是不少的,并且由此爆出了好几例贪腐案件,牵涉其中州级官吏就有十几余名。

    震怒的刘皇帝,又直接干预司法了,全部处死,因为这样性质的案件,不只是贪腐问题,还涉及道欺瞒朝廷,无视中枢权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