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塞上风光 (第3/4页)
但其眼下的状态,让刘皇帝想到了一个人,慕容延钊。 积劳成疾,用来形容李处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有心让李处耘退一退,好生休养,不过终究没开那个口,不是没法找到一个代替李处耘的人,而是他本人怕是不会乐意,就像当初抱病帅师平南的李谷一般,在功业未成之前,是不会轻言退避的。 “休息一夜,明日北巡长城边防,你也随驾吧!”刘皇帝扭头对李处耘道。 “是!” ...... 八月秋高,塞北的山岭草原也都蒙上了一层黄色,凉风瑟瑟,草木飘零,刘皇帝也驾临焦山口长城。 此地,是当年云州辽军撤离的主要通道,也是史彦超、杨业两路追军所行路线。到此地,自然免不了一番追忆回味。 当年,刘皇帝南归之前,便构造了一条依托外长城的防线,云中这边,设立奉义军,还留下王彦超、郭崇威两名宿将镇守。 后来,随着北方局势渐宁,对北疆军事体系也几度整改完善。自西而东,从丰州天德军,胜州保宁军,朔州宁远军,再到云中的丰义军,此四军,也就构成了时下山阳对契丹的防线。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奉义军了,将士最为精锐,兵额也最多,足有一万五千卒,基本照应整个云中以及北部三百里长城防线。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烽火台下,刘皇帝北望原野,不由感慨道:“只可惜,如今还见不到诗中的场景。” “焦山镇有多少戍卒?”刘皇帝问随驾的山阳都部署刘廷翰。 刘皇帝北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