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三个青年 (第2/4页)
武事,并且小小年纪已然练出一身出色的骑射本领,刘皇帝也让他进入军中磨炼了。 看起来比刘昉还早,但是二者之间,刘皇帝投入的心力与感情也是悬殊的,对刘昉,刘皇帝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 说起来,这么多年来,在大汉宗室之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能够独立统领大军的帅才,这也是刘皇帝感到遗憾的地方,也是他对刘昉有所期待的原因。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殿下!” “何事?”刘旸正提笔书写着什么,闻声,抬头看了眼行礼的通事。 “杨延昭、李继隆、郭仪三人奉诏还都,今已抵京,请求觐见陛下!”通事答道。 闻之,刘旸大感兴趣,当即问道:“人在哪里?” “待诏宫门!” “派人,将他们带到垂拱殿,孤这便前往,亲自引他们面圣!”刘旸放下笔,直接吩咐道。 “是!” 这三人的出身,并不难猜测了,杨业、李处耘、郭威的儿子,并且都是二十岁左右,青年俊杰。 这些年,在大汉军界,中生代的将帅已然是中流砥柱,后进者也多受提拔,但对于下一代将领,刘皇帝同样在培养。而其中的主要人员,自然是从勋贵子弟中选拔的,良好的出身,也给了他们高起步,并且,成才率高,这是刘皇帝也承认的。 不论文武,大部分的勋贵子弟,都有在宫中当值的经历,比如宿卫以及当初的崇政郎。在开宝年间的数次战争中,也有不少勋贵子弟随军历练。 当初随杨业北上的,实则还有向训、孙立等老帅老将的儿子,只不过最终表现最出色的,乃是杨、李、郭三人。 杨延昭是从小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