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地产大亨_第五百九十三章. 挖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三章. 挖坑 (第2/5页)

那就算是古董,要给二十万才行。至于明朝的,那就更多了,从一百万起记。

    其实松山清朝的时候还是大户人家的避暑胜地,根本没有什么坟在,明朝就更不用说了。但也不妨碍大家一看这数字立即冒出‘迁坟致富’的念头来。要说省城这儿,拆迁致富的不少,迁坟致富听起来也很有诱惑力。

    顿时就来了一大拨孝子贤孙,个个忙着认祖归宗,穿着孝服拿着纸钱冲上山占坟。开始的时候还是自己认自己的,到后来很多几十年没人管的老坟都被圈占了。更有人见到一个隆起来的小土包,也不管有没有墓碑,先圈起来再说,反正墓碑什么的也不贵,花几十块钱凿一块就行。

    于是山下立即出现了墓葬服务一条龙产业,卖纸钱香烛的,凿墓碑的,砌坟的,看风水的,写祭文的,成行成市,热闹非凡。人多了自然要吃要喝,于是卖水卖零食的小卖部也建了窝棚做生意,还有卖包子油条豆浆豆花的,本来冷冷清清一座坟山,无数鬼故事的发源地,竟然成了商业旺地。

    和所有圈地运动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各行其是,到后来被圈光了,就开始互相争夺。同姓之间抢祖宗那就不用说了,不同姓也开始抢,一个说姓张,一个说姓李,结果就真的为抢祖宗打架了,弄得死人也朝三暮四,姓张的打赢了姓张,姓李的打赢了姓李,两边打个平手,那就只好张李合葬,硬生生被凑成了一对。

    有人灵机一动,还可以从历史下功夫啊。明明是十几年前埋下去的,大嘴一张,就变成了解放前,二三十年前的更不用说,直接就成了清朝明朝的东东。至于人家一看这大明朝怎么有水泥,那肯定是证明了大明时期华夏已经有了水泥。

    贪钱的如此,不贪钱的当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