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_433、拾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33、拾秋二 (第2/5页)

除了粮食外,还有很多的经济作物也可以捡拾。

    经济作物就拿花生来说,因为果实小,收获时比红薯遗漏得还要多。只要你肯在收获过的花生地里弯弯腰,用手随便挖几下,就能捡到一两个花生果。

    今年的花生地,是很多人早就盯着的。毕竟官府在夜市推广了几天后,这种高含油脂的零食实在太对这个年代人的胃口了。

    今年多伦城还种植了一万亩棉花。毕竟冬季就要来了,这几万人还要做棉衣和棉被。需求很大。

    城里出来拾棉花的大多是女人,毕竟这里冬天太冷,冬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棉衣。如果去商店里买棉花很费钱的,毕竟一家老小每一个人都要做棉衣的。

    这次开放拾秋,好多女人就打算,能捡拾多少算多少,毕竟也算是省钱了不是。

    没来这里之前,她们就捡拾过棉花,都有经验。她们把摘花时没有摘干净的棉朵收入囊中,还把没有开放的棉花桃子掰开,取出里面的硬瓣子,回去后晒到房顶上,干后照样可以弹成棉絮。虽然棉绒短了一些,织布不行,但做棉衣和棉鞋,絮被子和褥子不成问题。

    这次拾秋,很多家长承诺,捡回来的粮食和蔬菜,孩子们可以拿去市场上售卖。

    赚的钱一半归家里,一半作为孩子的零花钱。孩子们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儿,一个个的开心死了。

    这些农民都是流民,去年还差点没有饿死,今年来了多伦城,分了地,建了房,还获得了大丰收,一下子就翻身了。

    本来他们舍不得把钱给孩子乱花的。

    但是,衙门里的教育科,发布了命令,允许孩子们去拾秋,得钱家里一半,自己一半。华夏的百姓自古以来就害怕官府,官府的命令他们不敢违背。

    这道命令的出发点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