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6、今日才知哲别之不可及 (第2/4页)
来,猛地抽在了蒙古人的腮部,顿时皮开rou绽,鲜血飙出。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惊呼出声,第三支箭出现在他的视野中,同样快速的一闪而过,他只看清楚一条黑线划过。 然后他看到的就是,那支高速飞来的第三支箭,直接射中了那个蒙古人的胸部。巨大的动能把他从马上射的向后飞了起来。 哈敦在安三溪第一箭劈开的他的箭的时候,他就知道对手是谁了。土默特草原上,只有一个人才可能会有这样的本事。那就是失踪了十年的,那个传说中的英雄。 他成名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 接下来,他还没来得及做出后续的反应,第二箭来了,电石火光之间,他下意识的用手里的弓去挡住那支箭。 如果他没能在这个转瞬即逝的瞬间,精准的用弓臂挡住那支箭,它就会被这支箭穿胸而过。 他不明白,这么远的距离上他时怎么做到发射重箭的。 因为只有重箭才会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不发飘,才能这么准确。wap. 他的弓力有多大,自己能用十四力的弓,已经达到了蒙古人的极限了。他用的是多大弓。这个距离使用重箭,最少二十力。 他震惊的一阵手脚发麻。 明末这个时候的弓,一力是5.88公斤。大明弓箭手配发的标准弓是四力弓。拉力大概23.54公斤。这个标准已经不低了。相当于52磅弓。这个弓今天绝大多数人普通人根本拉不开。 笔者自己用38磅弓,十发不到,胳膊就没有力气了。酸软的和面条一样。 建奴此时普遍都用八力或者更高的弓。拉力达到了104磅。这个一般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