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_454、胜天半子何其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4、胜天半子何其难 (第2/5页)

从北方逐步向南的,北方就会降雨大量减少,变得干旱。这就导致了北方的胡人,仅仅依靠游牧和渔猎无法为生,只能南下寻找更温暖的地区生存。鲜卑是这样,突厥也是这样,蒙古和建奴更是如此。”

    “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大概这么多,”杨凡用尺子比了一下。“实际上是游牧和农耕的分界线。”

    “只要是降雨量低于这个水平,那必然出现饥荒了。哪怕是游牧民族也至少需要保证300毫米降水才能保住自己的牧草。”

    “平均气温每下降一度,华夏年均降水量平均要减少100毫米。”杨凡用尺子比着说道。

    “如果在你们南方地区降水量如果减少100毫米,粮食产量就会减少一成。

    “而在我们北方,如果减少这100毫米的降水,就意味着会不会直接决定地里的庄稼绝收。”

    “如果温度真的降低一度,那就意味着长城需要向南移动800里,因为这里连牧民都养不活了,农耕文明更是没法扎根。”

    杨凡把这张纸翻过来,草草的画了一副大明地图,然后画出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秦汉的长城和大明的长城修建的位置差这么多,因为两个时代的气候完全不同。为什么唐朝吐蕃是大患,唐后再也听不到吐蕃向外侵略了。因为他们的气候变了,那块高原上近一千年已经没有多少人口了。”

    张溥点了点头。表示完全听懂了。

    今年是崇祯元年。从今年开始,北直隶听说就没下雨,赤地千里,草木枯黄,难民遍地都是。

    好多地方河两岸树皮都没有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