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_569、九边重镇的兵力(补昨日的两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69、九边重镇的兵力(补昨日的两章) (第4/5页)

   现在经过大溃败,辽东镇已经名存实亡了。就剩下辽西走廊这一小块地方。

    辽东镇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关宁锦防线上。另外三屯营有一支一万人的军队,也是归属于辽东序列的。觉华岛还有一些负责运输给养的水军之类的。

    蓟州镇是九边中最大的军镇,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880余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定为8.5万人,到了崇祯时期驻军兵力近13万人。

    仅仅应天府就有卫所一共24卫。但是绝大多数没有任何作用,打仗是根本上不了阵的。

    宣府镇东起慕田峪,西至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全长510多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12.6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8万余人。

    大同镇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县东北),西至鸦角山(今清水河县东部,山西和内蒙古的省界),全长330多公里。

    永乐时期驻军兵力13.5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7.6万余人。

    山西镇(太原镇)东起真保镇长城,西至黄河边的偏头关。山西镇位于大同、宣府两镇长城的内侧(南边),故又称为内长城。

    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长城防线被突破后,敌军长驱直入。作为第二道防线,山西镇的兵力相对较少,崇祯时期驻军兵力5.3万人。

    延绥镇(榆林镇)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全长880多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2.5万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