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9、借兵三 (第2/5页)
。 大炮在日本被叫做国崩。可见他们对火炮威力的崇拜。 他们真正大量装备的只是火绳枪,他们叫做铁炮。 后来他们自主创新,在火绳枪的基础上,加粗了口径,缩短了枪管长度,做出一种超大口径的重型火绳枪,他们叫做大管。 大管就已经时东瀛火器的天花板了,上次他们在杨凡的工坊里看到铸造废弃的佛郎机炮,激动的一个劲儿的高呼大管,超级大管。他们根本就没见过真正的火炮。 后来,还是杨凡给他们演示了,炮兵训练,他们才知道,火枪和火炮的区别。 东瀛的铁炮长度80~185cm,重量1.5~5.0kg。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前膛装的火绳枪。 1543年8月25日,当时一只载有100多人的中国海盗船,在九州南部的种子岛靠岸。 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以及化名为五峰的王直(后称静海王)。 日本人当地领主,花了重金求购。最后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送上。这才换来了火绳枪技术。 东瀛工匠八板金兵卫模仿其构造制作出第一把日本制的火绳枪,遂以此地命名为种子岛铳。此时正值日本战国时代,战争频繁爆发,这种犀利武器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全国,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但最初时,因发射速度的问题并没有受到多大重视。 但东瀛各派势力,在实战中,很快发现,其伤害力比当时的弓强。 实战中使用的弓箭最大射程400米,杀伤距离80米,有效杀伤距离40米,甚至绝大多数士兵用的竹弓射程只有30米。 相对于此,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