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4、草原之城 (第4/6页)
地都是,遵化不缺铁,可以提供数以十万计的铁炉子。不论是人,还是牲畜的取暖都不是问题。 第二天,安三溪把第一批建成的筒子楼分配给了这三千户牧民。这些筒子楼围绕在他的军营外围。 能住在这里的都是军官,还有一些行政人员。包括杨凡派驻这里的何种商业机构。 这些旧部他准备请示杨凡,单独编一个骑兵团。这些人以后就作为骑兵团部队的直属骑兵团,当做他的亲兵使用。以后不管骑兵部队发展到多大的规模,这些人都作为亲兵使用。 听说一来就给分房子,大家都激动起来。毕竟都是逃到这里来的,毡包什么的都扔了。现在什么都缺。 安三溪直接就按照守御千户所的标准,把所有物资都给配齐了。 三十个百夫长跟着他们的哲别来看房子。没想到这里条件这么好。居然不住毡包,能住上汉地的那种房子。 这个土楼高大的吓死人,看着就像整体是一块大石头一样,结实得很。感觉能住几百年也不会损坏。 这个土楼也是水泥和石块建筑的,和巴士底狱隔河相望。在河的西边。 百夫长们都分到了房子。每一套都是三室一厅的住宅。蒙古人哪里见过楼房。走台和楼梯都把他们看傻了。 土楼里最高的建筑是水塔,也是瞭望塔。用人力压水井一级一级的把水从井里抽到高处,然后用铁管自流下来。就成了自来水。 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和抽水马桶、下水道。每层楼都有垃圾竖井。生活太舒适了。 看到自来水,木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