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_560、施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60、施粥 (第3/4页)

,一条鞭法把明朝弄没了。

    满清也怕了。又把人头税捡起来了。

    沉重的人头税,到康熙末年,百姓再度逼到了明末的情况。

    雍正看到这样不行,又回过头来,学习张居正,搞摊丁入亩。

    结果和张居正一样,他在位时效果还好。他一死,乾隆就把他的政策都废除了。恢复到老一套。

    康熙为了打造自己仁君的形象,学习汉文帝,不加田赋。

    表面上减轻百姓负担,但是他动都没动人头税。为了增加财长收入,不加田税,就开始卖官鬻爵。

    到了乾隆后期,卖官的收入已经占到朝廷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了。

    再往后,同光的时候,太平军、捻军、陕甘回乱。大清的财政也破产了。和现在的大明一样。

    不过那时候,洋人进来了。可以向洋人借债融资,清朝经常性借款是当年财政收入几倍的资金。

    反倒又生存了六十多年。

    可惜崇祯这时代,求告无门。没处发行国债,也没处借款去。只能干瞪眼。

    船队靠岸后,灾民轰的一下子,都涌了上来。都伸着手,拿着破碗,拼命往前挤。搞得杨凡都没法下船了。

    亲兵队的人,穿着盔甲,拿着马鞭。大声呼喝,吓唬之下。把灾民都赶开了。

    岸上亲兵营的骑兵上岸维持秩序。架起几口行军锅,在河里打水。煮起了稀粥。

    这次出征,杨凡为了让官兵吃好,没带粗粮。带的都是白米。

    灾民们没想到,有贵人施粥,居然施粥都是白米粥。

    一时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