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全能兵王_第1786章 振奋人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6章 振奋人心 (第2/4页)

候,也始终在西线保留了超过两百个师,盟军如果在欧洲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势必会遭到德军的迎头痛击且不说,还有可能导致德国将重心调整到西线。

    到了那个时候,承受德国主要军事压力的就是美英盟军。

    而苏联则未必会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分担德国的军事压力。

    这些都是扯淡,说白了邱吉尔就是想籍此消耗苏联国力,以便战争结束之后仍能维持住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强大政治地位。

    邱吉尔的这一思想,使得盟军在各个战场变得十分被动。

    在欧洲的东线战场,苏联红军已经陷入绝境,不久之前,刚刚结束的基辅会战中,又有超过200万苏军被围歼。

    苏联的兵力几乎已经陷入枯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日本政府真是鼠目寸光,这个时候,居然还打自己的小算盘,想借苏联之手消耗德国实力,所以苏联才得以腾出手,将远东的精锐部队抽调到欧洲战场,正是靠着从远东调来的部队,才勉强挡住德军的攻势。

    但是如果迟迟得不到增援的话,苏联的败亡也是注定的。

    因为从综合国力上,苏联跟整合了几乎整个欧洲的德国,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距。

    另外就是非洲战场,因为邱吉尔坚决反对直接登陆欧洲,所以盟军就只能选择在北非开辟第二战场。

    但是在北非的作战行动也不太顺利。

    因为距离、天气、地形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退守埃及的英军第8集团军与刚刚登陆摩洛哥的美军第7集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