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3章 (第2/3页)
尾稍下垂,上半身施白色化妆土后罩透明釉,用黑彩点染出鸟嘴,眼及背羽,虽用笔不多,但形象生动自然,两孔置于雀尾。 类似的瓷哨可能是清末匠人,仿造磁州窑瓷器烧制,可以在其中加水。” 鹿欣等沈瑜放下瓷哨,拿起来观察。“这个瓷哨的造型,是不是有点歪了?” 沈瑜说:“这是因为,在烧灶的时候,瓷哨略微出现了一点变形,所以价值也受到了影响。” 他站起来,给瓷哨加水,让鹿欣试着吹奏。 鹿欣试了试,很快就能让瓷哨发出清脆的声音,非常有趣。 第1227章 目标与机会,张鞠的消息 鹿欣试过瓷哨,将其中的水倒掉,小心放回原位好,然后问道:“你还没说,那件青瓷哨,为什么价值很高?” 沈瑜解释道:“我刚才说过,瓷哨由早期的乐器——埙,在发展中逐渐变小,向儿童玩具演变,原来埙的多孔、体大已演化成了小型、单孔的玩具,乐器的功能减化,而器型和纹饰更加丰富、生动。 瓷哨器型中有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其中,人面纹也是重要的装饰元素,从隋唐到宋元时期的瓷哨,都有人面装饰。 不过,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人面纹由隋唐时期的肃穆威严,演变成了金元时期的亲和随意,各式花鸟纹更是成为哨具表面的常见纹饰。 今天能见到的古代瓷哨,多为宋、金、元时期的各个窑口烧制,分模制和手工捏制两类,表面饰刻划、模印彩绘图案,哨部中空。 我购买的这件胡人面饰青瓷哨,高4厘米,胎制裁较细,胎色深灰,釉色近乎橄榄绿,哨表模印胡人面饰,圆眼隆鼻,面带笑意,头发饰花式,为胡人少女特征,哨有两孔,应为隋~初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