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章 广南国的不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广南国的不甘 (第6/7页)

    去年刚刚继位的巴沙通王朝第四位国王那莱刚刚召见了齐国使节代表。在一阵无意义的寒暄后,那莱国王表达了暹罗将会实施更为开放贸易政策,欢迎齐国的商人进驻,以繁荣暹罗国内市场。对于齐国在国内几个府县开办商站的要求,以及保护汉人在暹罗境内安全等事务,口头上也表示了应允。

    虽然那莱国王没有明说,但作为一个心思通透的外交使节,邵华章还是隐隐从国王的话语里捕捉到了他的意思,暹罗希望引入齐国这个强大的地区势力,以遏制和平衡荷兰东印度公司日益膨胀经济扩张势力。

    作为植根于华夏文明的齐国,暹罗在天然上就感到一丝亲近,再加上其强横的战力,曾数度击败安南阮郑两家,而且还与荷兰人打过两仗,丝毫不落下风,这就使得暹罗上下均认为这个远在南方新大陆的国家,是一个最好的结交对象,足以对抗那些外来的西方势力。

    继纳黎宣之后的厄迦陀沙律王统治时期(1605~1610)、嵩贪王统治时期(1612~1628)、巴沙通王统治时期(1629~1656),由于缅甸的东吁王朝内部分裂,使得暹罗暂时免除了西北方的威胁,少了大量的对外战争,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阿瑜陀耶王朝表现出中兴的局面,经济亦逐渐繁荣起来。

    待那莱登基继位国王时,来自马来、印度、大明的商人已经大量地活跃在暹罗境内,而荷兰人、英国人,以及法国人也是纷至沓来。在这其中,尤以荷兰人势力最甚,除了都城阿瑜陀耶外,在暹罗数个府县均建立的大型商站据点,并且还凭借着其强大的海上力量,几乎垄断了暹罗境内的主要对外贸易渠道,大肆打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显得异常张扬和跋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