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马六甲海峡锁钥 (第5/7页)
是商社顾及成本,不想投入太多。十余年时间,整个安化堡的外围防御设施仍旧是木质寨墙,好些地方还出现了许多破损的开口,甚至身材小巧的贼寇可以非常容易的钻进来。 至于堡寨内部,砖石建筑也只有寥寥几栋,还是作为仓库和岛上管理人员居住房屋才予以配备的。堡内更多的建筑,都是一座座木屋草草搭建而成。这座小岛因为环境湿热,条件极为艰苦,而且又没什么值钱的特产,根本吸引不了多少移民前来屯殖。 印度商社前后在这个小岛上移民四百余,大部分都是安南人和宣化岛(今帝汶岛)土人,结果十余年时间,人口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因为各种疫病,损失两百多人。所以,到了现在,安化堡中的人口也仅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在宣化及周边岛屿上掳来的土人。 不过,堡寨内还有两百多岛上的土着,一种矮黑土人,可能是常年封闭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表现得极为愚昧和落后,毫不以为地沦为安化堡中的奴隶,做着最为卑贱和辛苦的活计。 然而,就这么一个穷挫的小型补给点,却在数日前被一群海盗给盯上了。大约五百海盗,乘坐数十艘小型桨帆船和独木舟突然闯进安化湾(今大尼科巴岛东海岸坎贝尔湾),趁着傍晚昏暗夜色的掩护,试图攻入港口,强行登陆。 好在机警的护卫们及时发现,立即开炮轰击。港口虽然只布置了三门火炮,但角度设置的非常刁钻,正好可以封锁这座小小的码头。 海盗们在损失了五艘小船后,眼见无法登陆上岸,便远远地散退到港口外,虎视眈眈地盯着岸上。到了夜里,约有一百多名海盗绕过港口,从安化湾北侧偷偷登陆。当他们潜行至码头炮台时,准备偷袭时,被狂吠不停的狗暴露目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