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新时代 (第2/8页)
自十余年前,蒸汽机在汉洲本土各个工厂矿山小范围使用以来,技术发展速度提升极快,并在两年前成功地制造出一台试验用的铁路蒸汽机车。刚开始,使用的锅炉蒸汽压力还不是很大,约0.3兆帕(3.1千克力/厘米2)左右,锅炉内装有一个平放的汽缸。 蒸汽牵引机车有两对动轮,由齿轮传动。机车还装有一个大飞轮,借助于它的旋转惯性动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复运动。机车重6-8吨,时速4-5公里,能牵引10-12吨货物,5节小型车厢,可乘70名旅客。 再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改进和技术提升,机车采用更为先进可靠的卧式多烟管锅炉,传热面积大,生成蒸汽快,锅胴与火箱拼接在一起,锅炉蒸汽压力增加至0.4兆帕(4.06千克力/厘米2)。机车动轮也由二对发展至四对,牵引机车重量也减轻至4吨左右,可以牵引装载重量八到十倍于机车自重的车厢。这是第一台初具现代蒸汽机车基本构造特征的蒸汽机车,并且比后世英国人斯蒂芬森所造的机车更为先进和更为实用。 为此,工部和交通运输部特意将此前黑山至建业城运行的一段马拉轨道进行了改造,使其成为更能符合蒸汽机车运行的轨道。当年,在建造马拉轨道之初,因担心轨距过宽,而造成以后通行的铁路、桥梁、隧道造价大幅上升,同时也为了避免转弯半径相应增大,以及占地面积增大,齐国采用的轨距均为1.5米标准。 而今天,则是齐国最新改进型蒸汽机车第一次正式通车运营。为了表示对铁路和蒸汽机车运营的重视,齐天特意携王后和几名年纪不大的王子、公主前来祝贺,并且将作为第一批铁路机车的乘客,从黑山城驶往建业城。 这段铁路距离很短,只有不到七公里,但这却标志着齐国铁路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