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四章 聚兵琉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聚兵琉球 (第5/7页)

遇优厚)、谱代大名(早年跟随德川家康征战四方的忠心家臣,或者是关原之战之前就归顺的大名)和外样大名(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关原之战后被迫投降,属于不被信任的那拨人),其中,对于外样大名,德川幕府当然要加以防范,进行多方限制。

    外样大名的领土一般都封在偏僻边远之地,远离战略要地,而且封地和亲藩、谱代的领地交错分布,可以使亲藩、谱代对外样大名进行有效监视。最后,外样大名也不能担任幕府要职。

    同时,幕府对外样大名的领地还会进行极大压缩。如关原之战前,长州藩本有120万石,战后直接压缩为37万石。另外还实行“交替居住”制度,全国外样大名分为东西两半,一半住江户,一半住领地。每年4月这些大名交换角色,住江户的回领地,住领地的到江户。不过这些大名的妻子必须常住江户,等同于人质。在此种情况下,出生的嫡子从小生长在江户,在情感上对江户有归属感,从而减少他们对领地的认同感。

    更为阴损的是,外样大名交替居住的所有费用还都是自己掏腰包,算下来,这笔钱数目相当可观。不仅将他们置于监控之下,还消耗他们的钱袋子,从经济上降低他们造反的可能性,可谓一举两得。

    不仅如此,幕府还颁布了《一国一城令》,规定,大名除了自己居住的城以外,其他城池一律拆除,新建或者修补城池必须征得幕府同意。

    试想一下,在如此环境中,受到如此待遇,外样大名们是何感受,这就是将他们一直当贼一样看着,怎一个恨字了得。

    所以,在日本只要看那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