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文明和野蛮 (第2/8页)
。 阿姆斯特丹是当时欧洲商业的中心,它是东方香料、欧洲粮食、油料、木材、皮毛的集散地,港内停泊的船只经常达2000多艘。17世纪荷兰资本积累比欧洲各国的资本总和还要多,对外投资更是英国的15倍。 阿姆斯特丹的交易市场成为国际股票市场的中心。投资于欧洲、东印度和美洲的外国债券的资金超过3.4亿荷兰盾。英国国债的很大一部分亦掌握在荷兰人手里。仅以股息的形式,每年就有超过2500万荷兰盾从英国进入荷兰,荷兰还每年从法国获得2500万荷兰盾,从西班牙、俄罗斯、瑞典和德意志几个小国获得2千万荷兰盾。阿姆斯特丹也成为一般银行业务和交易的中心,营业额每年达5千万荷兰盾。 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作为其国内一家最具影响力的殖民公司,其发展势头更是迅猛无比,贸易额在近十年里,几乎翻了两番,达4500万荷兰盾(大概3.5荷兰盾=1两白银),几乎占其国内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 当梁云安陆续从荷兰水手和商贾的谈论中,获悉这些巨大的贸易货币数字和金融获利数字时,惊得目瞪口呆。 我的乖乖,我大清治下百姓怕是有一两千万吧,但朝廷每年收到的税费也只有几百万两银子。就是这些收上来的银子,还是各地官府刮地三尺,费尽千辛万苦,好容易才弄来的,用以维持朝廷日常开支和养活数十万大军。至于欠饷、缺额、地方积欠,自我大清丢了江南失去了最大的财赋来源后,那是普遍存在的事情。要不,朝廷如何会一边默认部分镇守军将,于地方自筹部分粮饷,以确保官兵的战斗士气,一边不时地朝富商大户劝饷纳捐,弥补财政亏空。 他姥姥的,我大清竟然还比不上这个西洋番国辖下的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