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城市的基建 (第2/7页)
然而,比起下水道,整个城市的供水系统才是“真正的良心”。前者属于后者的一部分。一个城市可以没有完善的交通设施,但一定要有好的供水系统。 有关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被人忽视了。许多人天然地认为,一个城市生来就有完善的供水系统。即便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每天都在使用它,却很少知道它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城市的给排水管道早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得到普遍应用,并且给排水系统逐步完善,典型的有齐国临淄城(人口高达30-40万)完整的排水管道网。给水最初依赖于凿井取水,最早的引水工程是约公元前700年东周阳城的地下输水陶质管道系统,以及澄水池和阀门坑等配套设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供排水系统不断发展。到了西汉时期,长安城修建的龙首渠(引水渠)并开挖了相当规模于昆明湖的水库,用于调蓄排水。至蒙元时期,大都开挖的金水河引水,并建有明渠暗沟组成的排水系统。 而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给排水系统,则是约公元前300年古罗马。当时罗马人口已增长到50万,建成了以河道、管道(铅质)或地下隧道组成的引水渠,长达四百余公里,中途还设有到虹吸管、沉砂宽水槽、人工水塘等设施,将水供至部分私人住家或公共喷泉。除饮用外,还有大量的水用于沐浴和娱乐,人均综合用水量达200-1200升水。 这个时期的欧洲,在17世纪初,英国伦敦也建成了约三十多公里长的明渠,引城外泉水和河水入城,城内输配水地下管道总长达五十多公里,并且还在关键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