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二七四章 汉萨之间的嫌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七四章 汉萨之间的嫌隙 (第2/7页)

真每年派遣四名被称作官生的公费留学生到大明的北京国子监学礼,归国后负责王室的礼仪培训、道德教导等工作。而四名“官生”按惯例全部来自于闽人三十六姓的选拔,琉球士族的教育自然也要依赖于明人,至于琉球王国中大小官员和文吏,更是深受大明影响。

    不过,甲申天变,清虏入关,大明一度危如累卵,琉球与大明之间的朝贡关系也就此断绝十余年。而十几年前,一群自称为大明水师官兵的武装势力,占据了琉球以南数百里的几座岛屿,每年不断的有舟船往来,转运大量的明人在此寄居。

    后来通过慢慢接触,琉球人却是搞明白了,那伙强力武装哪里是什么大明水师官兵,而是来自遥远的南方大陆--汉洲的齐国,他们占据几座岛屿,以此为移民中转地,不断地从大明转运难民,返回汉洲本土。另外,他们还往大明派驻了数十艘战船,千余官兵,扶助大明抵抗清虏的入侵,而且还屡屡挫败清虏的进攻,数次挽大明于危难之中。

    齐国在这十余年来,逐步显现出的强横海上武力,不但连大明的郑家都为此忌惮不已,更是深深地震慑了萨摩藩,使其减缓了对琉球的进一步入侵和控制。

    不过,在数年前,齐国却伙同萨摩藩将走私日本的贸易做得风生水起,各类货殖大行于日本市场,俨然成为郑芝龙之外的第二大海外贸易供应商。

    而扼守琉球王国首里外港要冲的浮岛,在这几年汉萨走私贸易当中,获得了快速发展。整个“唐村”人口也突破两万之多,居住范围也扩展至首里外港,使得城中遍布酒楼、食肆、茶铺等各类商业设施,已成为琉球王国最为重要的贸易港口。

    今日,抵达首里港的三艘齐国战舰,吸引了无数众多小贩的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