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二六四章 潮涌(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四章 潮涌(四) (第6/7页)

续挖掘壕沟和陷马坑,阵地一直往北绵延数里。

    另外,在朝鲜境内三十余里的范围内,还有三千余陆战队、乡兵、自救军,以及从金州转运而来的明军,他们正在焚烧所见到的城镇和村庄,迁移残留的朝鲜百姓,将所有能用于保暖和食用的物资尽数转移至鸭绿江北岸,进行彻底的坚壁清野。

    以军部副参谋长贺云峰战役构想为基础,十余名情报参谋和战术参谋通过两天的不断补充完善,并加以战术推演,最终形成一个详细的战役规划。

    此次战役,将动用齐国陆战队三个步兵营、两个炮兵连,一千三百余;长山岛乡兵三个中队四百余;自救军三个营头,两千一百余;退驻金州的永初朝廷官军两千三百余;郑森部火器营八百,安平营八百余,临高镇一千三百余;又从耽罗岛(今韩国济州岛)抽调永初朝廷官军和乡兵一千五百余;总兵力接近一万一千。

    明齐联军舰队分出部分桨帆船和小船,前出汉江,至汉城附近,做出截断清虏大军北归的架势,迫其撤军回返辽东。

    联军舰队另外一部,则携郑森部和耽罗岛(今韩国济州岛)永初朝廷官军计算四千五百余,至安州,在舰队火炮的掩护下,阻清虏于清川江。若清军不计代价猛攻安州,强度过河,则在大量杀伤清军后,可择机退出,乘船撤回丹东。若清虏不敢过多消耗兵力,则可迫使他们转道向北,走崎岖小路。如此,清军必然会丢弃部分车辆辎重,达到削弱其后勤补给的目的,同时,也相应延缓了他们北撤时间。

    最后,联军集结重兵于鸭绿江北岸,阻击清军回返辽东。相信清军赶到此处时,已然耗费了不少时间和辎后勤给,必然会选择强渡鸭绿江,猛攻丹东一线联军防线,以图打通一条北返道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