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二一四章 大清使团(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四章 大清使团(三) (第5/7页)



    齐天对此不置可否,他知道,汉洲本土的部分官员和民众,经过十余年的潜移默化,很多人已经对汉洲具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开始将自身的利益与汉洲相结合起来,并与曾经的母国——大明产生了割裂。

    随着下一代逐渐成长起来,必然会有更多的人逐渐脱离大明的影响,转而将汉洲作为自己的根基。他们对大明的感情或许只是出于父辈的关系,仅仅存在一点亲近感,但要让他们为大明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去无限度地去支援和扶助大明,恐怕会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

    在南宋时期,对于北伐中原,恢复河山,据说许多南方民众是强烈反对的,认为沦陷于金人手里的北方广大民众,已然不是宋人,不该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去做哪无谓的北伐。

    也许,在经过三五十年后,身居汉洲本土的广大民众,也会如同南宋时期的那些普通民众一般,对曾经的大明(大陆),除了有文化上的亲近感外,恐怕会全然将对方看做化外之人,异国之民。

    届时,本土的汉洲人是否还会支持政府不计代价地从大明(大陆)移民,恐怕也是未知之数。与其拿出海量的金钱,花费巨大代价从大明移民,那莫如将这些钱物补贴给本土民众,提高本土民众生活水平,那或许更能深得人心。

    当然,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移民,都是齐国的基本核心战略。齐天也相信,在自己有生之年,这个政策都会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但百年之后,这个政策会不会出现变动,没有人可以保证。因而,许多激进的“皇汉分子”,就希望大明持续混乱下去,在最短的时间里,可以从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大规模移民,将汉洲大陆,南洋群岛,以及那些被新发现的领土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