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二三九章 自救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九章 自救之! (第6/7页)



    自甲申天变,李自成攻破北京,自己于崇祯灵前痛哭,被贼军郭营俘获,贼军对他严刑拷打,“两髁骨见”,但他始终不肯投降。此事传入江南时,友人皆把他比为大明之文天祥。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侥幸乘乱南逃。可当时南京弘光朝廷中,阮大铖却借口方以智在李自成入京后没有“殉节”,而将他列入“从逆六等”中的第五等,处理方法是“宜徒拟赎”。

    自此之后,方以智便更名吴石公,漂泊于广东,更是一度披缁为僧,避居庙宇之中。

    如今,这些齐国官员听闻自己大名和所学后,均表现出对他极其重视的模样,这使得方以智感动不已,对那个稍稍陌生的齐国,也生出许多好感。因而,对于移往汉洲本土,他倒也没生出多少抗拒心理,反而有几分期待。那个提倡“科学创造”、倡导“学术研究”,以及尊重“学者大匠”的海外藩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另外,船上的水师官兵也给方以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军容严整,举止有度,而且纪律严明,十余天的航程中,对船上的众多移民没有丝毫侮辱侵犯之举。偶尔交谈,得知这些官兵居然饷银异常丰厚,每月实饷在四两银子以上(这个时期,清八旗前锋、护军、领催月给银4两,马甲月给银3两)。

    重文教,倡百工,严法度,厚兵伍,再加上坚船、火器,这恐怕就是齐国能数败清虏的几个重要原因吧。

    齐国,以后或可成为大陆华夏苗裔最后的希望吧。

    “扔下去,先让他们清醒一下,以后好晓得军中法纪!”方以智父子突然听到船尾一声大喝,紧接着,“扑通”、“扑通”两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