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一七章 海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七章 海安 (第2/7页)

的代表接触后,剪辫易帜,宣布所部六千余绿营兵重归大明治下。

    10月29日,明军与冀州反正绿营部队合攻正定(今河北石家庄市),城中驻防绿营部队军心涣散,坚守两日后,部分献城投降,余者逃往保定。

    11月5日,退守沧州的清虏定远大将军舒穆禄·宜尔德为挽救颓势,不顾众将反对,聚精锐满蒙八旗骑兵一万余,直扑冀州,试图攻击明军后路。

    却不料,明军主帅李定国于冀州武邑一处山谷设伏,大败清军,毙伤俘八旗骑兵五千余。随后,明军趁势从冀州、德州两路会攻沧州。

    面对明军大举进攻,清军主帅舒穆禄·宜尔德准备死守城池,试图凭持坚固的城防和数万守军来大量消耗明军实力。却不料,城中部分绿营兵不堪八旗官兵苛待粮饷,发生哗变,打开了沧州城门,迎明军入城。

    宜尔德领一万余八旗仓皇逃出沧州城,奔霸县,而在他身后不到两百里便是京师,清廷随之震动。

    清虏伪帝康熙此前曾派兵数攻永平府、山海关一线,均被齐国陆军和云州镇明军联手击退,以至于往辽东退路始终无法打通。

    强攻不成,清虏又试图以钱财贿赂齐国陆军,以赠银一百万两,请求齐国让出退往辽东的通道。

    齐军总指挥、昭信校尉(上校)任茂勇与清虏代表戏言开价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如此,齐军便让出山海关,任由清虏退往辽东。

    却不料,形势大为不妙的清廷为了不放弃任何一棵能救命的稻草,一口应诺下来,并在不到半个月时间里,便凑集了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由十几辆大车装载着,送至昌黎,交于齐军,买通一条退往老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