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六十二章 锡兰的命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锡兰的命运 (第4/8页)

谈和,承认对方的《航海条例》所规定的航运限制。

    待1660年查理一世之嗣查理二世在克伦威尔死后不久,回到英格兰复辟王室,成为国王,荷兰人还期望着这位流亡多年的英格兰国王会放松或者取消《航海条例》,以缓和与荷兰的关系。

    却未料到,查理二世登上英王宝座不久,就授予英国海军为“皇家海军”的称号,并任命他的弟弟詹姆士·约克公爵为最高指挥官。新的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随之也被颁布,英国在海外又向荷兰殖民地展开了新的攻势。

    在美洲,英国觊觎荷兰的新阿姆斯特丹领地,同时还窥探着荷属圭亚;在加勒比,英国人试图染指荷兰人的蔗糖生意;在非洲,英国人组织了一家“皇家非洲公司”,垂涎荷兰非洲西岸的殖民地,企图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一本万利的象牙、奴隶和黄金贸易。

    对此,荷兰已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对英国发起强势反击。在两年前,针对英国,他们与法国、丹麦秘密签订了互助同盟合约。在军事上,德·奈特海军上将在老将特罗普阵亡之后继任成为荷兰海军统帅,他励精图治,改组海军。并重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即在战争爆发后,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

    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荷兰加紧建造大型战舰。至1664年,荷兰海军已拥有一百余艘大型战舰,火炮近五千门,官兵两万一千余人,实力较第一次英荷战争时期,有了显着的提升。

    在这种情势下,特罗普才会在纪常荣面前,说出这般非常有底气的话语。

    你们汉洲人该不会想借着我们与英国之间爆发战争之际,以支援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