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二八二章 工艺革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八二章 工艺革命 (第1/7页)

    1655年3月3日,汉洲,开元城(今澳洲北部汉普蒂杜市)

    从某种程度上说,商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市场的扩大会导致生产的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率。

    历史上,新技术引发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一条最基本的经济原则--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前工业时代,任何商品的生产成本都会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一切商品的生产成本都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直线下降。

    “射者非矢不中也,学射者不治矢也;御者非辔不行,学御者不为辔也。”人类发展的历程本身就是分工的历史。在最早的原始农业时代开始之前,普遍存在男女分工,男人从事狩猎,女人从事采集。进入农耕时代后,男耕女织,分工继续向前推进。第一次社会化大分工将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化大分工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在资本时代,竞争和利润的压力使手工业被迫再次进行更为细致的专业分工。分工使复杂的cao作被分解成很多简单的步骤,从而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也促进了机器的发明和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机器的发明和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工。

    分工使同样的劳动者能够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这一方面是劳动者的工作技能更加专业,另一方面则是专门机器的介入,进一步简化和缩减了工作量以及工作强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如果说手工业分工导致了工具诞生的话,那么工业分工则导致了机器的出现。因为人类的劳作一旦简单化,就会被机器模仿和替代。使用锉刀和钻头的工匠的技能现在日益被刨床、切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